|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汉寿宝塔-镇龙塔

汉寿宝塔-镇龙塔

关键词:汉寿宝塔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汉寿宝塔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hnhs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658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处于汉寿宝塔河村,历今多少风雨岁月,它依然的屹立在那里巍然不动,见证着汉寿的发展与变迁!其这座塔是叫镇龙塔,清同治八年(1869)建,传说清朝年间,五里墩百井一方风调雨顺,天佑苍生,人民安居乐业。正值百姓尽享太平盛世之时,一日,苍天发怒,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霎时一片漆黑,大雨倾盆,一连数月未止。以致百井一带洪水滔天,瘟疫四起,民不聊生,饿殍载道。昔日太平景象荡然无存,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道光年间,一得道仙人忽至,曰:"此乃孽龙作怪,欲保平安,须在三月初三前,方能镇住孽龙,不再为害。"百姓闻之,纷纷响应,不出两月,三塔已然建成。三月初三,仙人祈灵符三道,分置三塔之巅。此后,孽龙果被三塔所镇,不再为患。
  正值百姓欢呼之时,忽见祥云冉冉升起,观世音菩萨现身云端,霎时消失,众人乃司仙人为观世间所化也。遂伏拜万呼,于其升天之处兴建庙宇,以记其功德,即今之观音古寺是也。
  据后世传言,有缘人自能于镇龙塔之上见红黄蓝三道佛光,视为祥瑞。
     人们建塔是为祈福,所以风气从古至今各地由此各地各处同名同姓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结一下现存的湖南古塔,为喜欢研究史料的人品读!
石 塔     涟源县城北郊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
          北 塔     新化县城西北1公里 清嘉庆(1796~1820)
          北 塔     邵阳市资水北岸    明万历元年(1573)
          东 塔     邵阳市东       宋建炎元年(1127)
          猴子塔     邵阳市南郊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
          文昌塔     洞口县城关镇     清咸丰十年(1860)
          青云塔     洞口县城东8公里   清同治四年(1865)
          云峰塔     洞口县城南18公里  清光绪四年(1878)
          凌云塔     武冈县城东1公里  清道光四年(1824)
          闷马塔     隆回县城东10公里  元代(1271~1368)
          凌云塔     岳阳市茶家湾中州湖 清道光初年
          干霄塔    平江县北10公里   清光绪二年(1876)
          临湘塔     临湘县东西26公里  清光绪初年
          培风塔     临湘县城北15公里  清道光十八年(1838)
          文星塔     湘阴县城东八甲街头
          状元塔     湘阴县城城关镇北郊 清乾隆五十年(1785)
          花瓦塔     澧县城北30公里   清同治(1874~1962)
          梯门塔     石门县城      清咸丰二年(1852)
          镇龙塔     汉寿县城东郊    清同治八年(1869)
          来雁塔     衡阳市北郊湘江边  明万历(1573~1620)
          珠晖塔     衡阳市北7公里   清光绪三十年(1908)
          培元塔     常宁县城西北5公里 清同治三年(1864)
          青麓塔     耒阳县城东北4公里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
          雕龙塔     耒阳县城东南40公里 清光绪十四年(1888)
          大观塔     醴陵县城      清同治八年(1869)
          起元塔     醴陵县城南1公里  清咸丰元年(1851)
          文明上塔    攸县城东1公里   明万历四年(1576)
          文明中塔    攸县城东5公里   明万历四年(1576)
          文明下塔    攸县城东7公里   明代无考
          凌云塔     攸县城西10公里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
          湘山宝塔    酃县城西1公里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笔支塔     茶陵县城东郊    明嘉靖八年(1529)
          三台塔     益阳市东郊孟家洲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
          魁星塔     益阳县东南18公里  清道光八年(1828)
          乾元塔     安化县城南110公里 清乾隆元年(1736)
          南 塔     安化县城东90公里  清乾隆十四年(1749)
          北 塔     安化县东华乡    1790
          文澜塔     安化县城墙东30公里 清光道十五年(1835)
          三星塔     安化县城东85公里  清同治四年(1865)
          跃龙塔     桃江县城东郊    清道光十四年(1834)
          凌云塔     沅江县城南5公里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
          镇江塔     沅江县城东南35公里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
          吴公塔     东安县紫溪镇    清乾隆五年(1740)  
          文 塔     东安县城东南30公里 清乾隆十三年(1748)
          传芳塔     蓝山县城东郊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
          文星塔     宁远县城南15公里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青云塔     新田县城南1公里  清代晚期
          文 塔     道县县城东53公里  明天启元年(121)
          文昌塔     祁阳县城东南2公里 明万历年间
          凌云塔     江华县沱江镇东郊  清同治八年(1869)
          南 塔     郴州市南郊     宋代
          鹿峰塔     桂阳县城东郊    宋英宗治平年间
          文 塔     汝城县城内     明成化五年(1469)
          龙令塔     沅陵县城东5公里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
          文峰塔     会同县城东55公里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
          金龙塔     会同县城东北35公里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
          赤宝山塔    黔阳县高桥乡    无考
          灵山塔     保靖县城东10公里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鹅子坡塔    桑植县城西2公里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
          崇文塔     大庸县城东1公里  清乾隆十九年(1754)
          公寨塔     永兴县城东南2公里 清咸丰年间(1851~1861)
          文峰塔     桂东县城东南1公里 清道光十七年(1837)
          长策塔     宜章县城东北55公里 无考
          慈氏塔     岳阳市西南洞庭湖滨 晋东
          东 塔     桂阳县城东     明代
          回龙塔     永州市北郊     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
          七星塔     安化县大福区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
          石宝塔     新化县城关镇    1833年~1835年
          泗洲塔     武冈县新东乡    宋熙宁九年(1076)
          蜚云塔     澧县城关      明末清初
          青龙塔     耒阳县城5公里   康熙戊戌年(1718) 
 

   

    耸立于岳阳市城南洞庭湖岸的慈氏塔,又名慈氏寺塔,与北面的岳阳楼遥遥相对,相距1.5公里。塔高7层39米,占地46平方米,青砖筑砌,八角实心。基座用大条石铺砌,从第二层以上,每层砌小佛龛四个,龛内原放置佛像;檐角挂有小铁铃。风吹铃响,清脆悦耳。塔顶置有铁刹相轮,上有6根铁链从塔顶直贯塔基,是用来起稳固和避雷作用的。宝塔巍然耸立,雄视洞庭湖,为"巴陵胜状"之一。这一宏伟的建筑,体现着唐宋时期的艺术风格。

   慈氏塔建筑的历史据光绪《巴陵县志》记载: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年至714年),西域有个叫妙吉祥的佛教徒来到岳阳,对父老们说,西方有一条白色孽龙窜到这一带,日久将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必须建塔镇压之。传说城内有一寡妇慈氏,以慈悲为怀,捐钱建造了这座宝塔,所以叫做慈氏塔。但根据考证:所谓"慈氏",并不是指的某寡妇,而是指佛教中的弥勒佛。佛以慈悲为本,弥勒即梵文"慈氏"的意思,故称慈氏塔。慈氏寺供奉的就是弥勒佛。又据《岳阳风土记》载:慈氏塔"日出之初,影射重湖,镇洞庭水孽。"这是人们建造慈氏塔的主要目的,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一种善良的愿望。慈氏塔建造之后,显然在南宋淳佑年间重修过,到现在已有800年的历史,虽然经历了风雨雷电和战火的摧残,仍巍然屹立,仅佛像和铁铃不复存在,它的浑厚坚实,不能不令人赞叹不已。慈氏塔1956年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郴州南塔建于何时,尚无考证。北宋诗人阮阅在郴江百咏中有南塔诗云:“江岸南峰对石城,僧房高在乱云层,台前天阔秋月多,塔上风微夜有灯。”可知北宋时已有塔。 现存塔重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高七层,塔身呈八方形,八方中惟东南西北四面有巷门。五层以上为假巷门,塔身夹墙中有石级螺旋上升,可登至四层。各层有雕石突出,支撑檐板。第一层有雕石24个(八方,每方四个),二至七层,每层16个(每方三个)。过去,上三层转角斗拱吊有铁钟,有风则鸣,声闻遐迩。故景名叫“南塔钟声”。 

    青龙塔位于城区东北的青麓山巅,东悬耒水,又名青麓塔、凌云塔,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建,塔高七级31米,通体用青石、青砖砌成,塔顶为铸铁空心葫芦,门窗檐穹状,浮雕人物、云气、瑞兽。山高塔高,登塔眺望,一邑风光,尽收眼底,联云:“舟小如松,横织江中锦绣;塔尖似笔,倒写天下文章。”现湘耒高速公路联络线从塔前经过,交通极为便利。
   图集说明:相传太上老君察访人间时,玉帝叫他把“宝撒四方。”他错听为“宝撒耒阳,”于是就使耒阳出现一大批人才来。奸臣张太爷怕这样下去,自己会站不住脚,要想把耒阳的宝气压下去嘛,首先就必须制服日夜保护耒阳的那条青龙,于是他强迫民工建座塔压住龙颈。可是,青龙一翻身又把塔掀倒了,没办法,他到处打听,从一个妖道那里借来一部神书,书中每宇重千斤,这样青龙就被这部神书活活压死了,“青龙塔”就砌成了。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