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赤山访古——范蠡庙和阁老墓

赤山访古——范蠡庙和阁老墓

关键词:赤山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汉寿党史办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lixiang2000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12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赤山,自古属龙阳(今汉寿)管辖,1955年调整县界划归沅江,但其文化风情之根仍在汉寿,仍在常德。

  而今的赤山,林葱果艳,点缀在树丛中的新楼,显示了当地的变化和小康水平。我们在沅江市有关部门同志和当地村民的热情帮助下,经过一天的穿花串柳,终于目睹了千年传闻的发源地——“范蠡庙”和远近闻名的“阁老墓”。

范蠡庙

  范蠡庙,即蠡山庙。《龙阳县志·庙坛篇》载:“蠡山庙,在县东赤山,祀越相范蠡,故称范蠡庙。”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吴王夫差领兵打败了越国,并把越王勾践囚禁为奴。越国名将范蠡为了复兴越国,忍辱负重,随同越王前往吴国,在极端危险和困苦的条件下,为越国的重振出谋献策,劝越王卧薪尝胆,广集人才,经过近20年艰苦奋斗,重振旗鼓,一举击败了吴国,范蠡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功臣。可是,正当越王大庆胜利,大封功臣时,范蠡却不辞而别。他认为和君王为伴,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带着爱妻——大美人西施在云游五湖以后,选择在洞庭湖中的赤山岛长期隐居,后来便把赤山称为“蠡山”,把邻近的洞庭湖称为“蠡湖”(即现在的目平湖),流传至今。

  范蠡隐居赤山的传闻,不但民间有说,而且史志有载,实地有存,遗迹犹在。《龙阳县志》“山川”篇载:“赤山,县东一百里,跨沅江。其源为赤沙,故名赤山,唐天宝年中改为蠡山,山有范蠡庙”《一统志·注》引《寰宇记》:“范蠡游此,故名”。唐朝诗人牟融有“过蠡湖”诗:“东湖烟水浩漫漫,湘浦秋声入夜寒。则谓沅江之蠡湖也。”唐朝诗圣杜甫的“咏蠡庙”诗中也有“殿角插入赤沙湖”之句。《龙阳县志》艺文篇刊载了历代诗人杨宣、吴珍、罗时升、刘昌臣、陈一揆、王为恒、周宗法等多人游蠡庙,过蠡湖的诗篇。杨宣的“蠡山庙”写道“游遍江湖到赤山,波遂四境隔尘寰,身居宇宙清虚外,栋倚烟霞紫翠间。富累千金争似隐,功高一世不如闲。千年庙祀崇余韵,企仰高风杳莫攀”。吴珍的“蠡山遗庙”写道“相越功成即弃业,五湖风月一舟轻。全身自得鸱夷趣,富产还闻猗氏名。长颈昔甘同患难,细腰岂爱共轻盈。赤山庙貌崇明哲,千载何人与抗衡。”

  蠡山庙,坐落在现沅江市南嘴镇赤山西汊的湖中(岛中岛,湖中岛)的一个小岛上,人称“蠡公岛”,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条小船,虽然有些漏水,但还是冒险过了河,全岛面积不过30来亩,山顶高出水面40来米,满山苍林翠竹,奇花异草。山上有范蠡庙、娘子庙(西施庙),范蠡与西施合葬墓等遗迹。山周有蠡公湖、胭脂湖。蠡公湖为范蠡划船游玩的湖面,胭脂湖为西施沐浴、梳妆的地方,因胭脂水落入湖中而名。今有梳妆台、玉簪岛、裙边崖、霞披等地名。

  范蠡隐居的这块地方果然是人间仙境,湖水碧波荡漾,有的清彻见底,有的绿草如茵,水中鱼虾成群;四周茶山叠翠,橘岭垂金,山岛相依,水崖相霎,岸芷汀兰,风清雾淡,鸥舞莺啼……遗憾的是当年的“蠡庙”已不复存在,现在的“蠡庙”系一富户私家修建,既是“蠡庙”,又是住房,(山上仅有此户人家),也没有范蠡、西施的雕像和文物陈列,只是从庙屋当中的后面挖了一个十几米长的山洞通向水边,洞的中间有几处方间,说是范蠡当年就隐居在此洞中,还临湖环山修造了一条仿古览胜观光长廊,青瓦红栏,有点古香古色,人们可以在长廊里欣赏湖光山色,唱歌跳舞,垂钓钓鱼,下棋玩牌,但由于宣传不够,不但外地人不知道此地,就连沅江市的人也搞不清楚,怎能吸引游人呢?不过当地村民说这处景点一定会很快开发出来的,让时人能够品味这处人文胜迹的余韵。

  诗曰:

  岚影葱山鱼鸟腾,如烟往事化灰尘。

  美人芳草芷兰酒,醉看千帆过洞庭。

  阁老墓

  赤山南端的杨阁老之所以远近闻名,就是因为这里有座“阁老墓”。“阁老”指的明朝末年曾任内阁重臣的杨嗣昌。

  杨嗣昌,武陵(今常德)人,他的宅第就在常德市区大西门附近。杨自幼聪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年仅23岁就考中了进士,当了太子太傅,崇祯继位后,先后担任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后来授“尚方宝剑”,督军三军,办事公道,为官清廉。晚年,由于他在与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失利,连失襄阳、洛阳等重镇,自愧有责,自愧有罪,在荆州市拒不进食,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初一去逝,年仅54岁。迫于当时形势,家人没有将他的遗体运回老家常德,而是将他安葬在他亲家——袁鲸的祖山——赤山南端的兔子嘴。

  我们这次寻访阁老墓,虽然有沅江市的同志伴同,但他们只知道大体方向,弄不清具体位置,于是又请了一名当地人引路,我们的汽车在弯曲的山间小道上左弯右拐了好一会,才在一片橘林中停下。带路的人说,杨墓就在前面不远,车不能走,只能步行。我们又在橘林里穿行了一段路,走到一个离湖水只有10多米远的山嘴上,这里荆棘丛生,带路的人说这里就是杨墓,但左看右见,一未见坟,二未见碑,幸喜我们的司机在停车的地方请来了另外一个当地村民,叫刘宗辉,他说他父亲刘富喜,爷爷刘跃南都是杨家的看墓人,在他的指导下,我们终于找到了“阁老墓”。这个地方就是现在沅江市新湾镇雨园村的月形山组。

  现在的“阁老墓”,简单得就是一堆土和一块碑,与“阁老”地位很不相称。石碑上刻写“明太子太傅大学士杨公之墓”,落款是“山松袁恭人农耆考农考立。中华民国二十四”。墓葬座北朝南,座山朝湖,依山伴水,山势成龙形,坟墓正值龙的中间,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当地有“葬龙头出天子,葬龙尾出霸主,中央一葬阁老宰相”的说法。

  据看墓人刘宗辉说:听祖辈人讲,原来的杨墓,封土堆高4米多,周边用花岗岩砌筑,墓碑高3米,墓后有一月形墓枕,墓前还有一些石雕石刻。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张献忠率农民军从益阳进入龙阳后,首先就是报复战场的老对手杨嗣昌,挖毁了杨家七代坟墓,焚烧了杨嗣昌夫妻的棺材和尸体,并追杀杨家子孙后代。因此,现在的杨墓是后来重修的,为防止再遭劫难,重修后没有立碑,现在的石碑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立的。

  刘宗辉还说,杨家的后代现在有几十人,一个第二十四代孙现住南县茅草街,2006年还来扫过墓,其余大多散住国外,有的还是知名人物。当地政府正在组织修建从经过赤山的国道线至杨墓的公路,并重修杨墓,让沉睡了几百年的“阁老墓”重开笑颜。

  诗曰:

  黄土荒茔野草生,洞庭化泪寄长吟。

  青山有幸埋忠骨,风雨无情遗阁坟。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